南宋翰林制诏“平易”文风探析——以炎、绍、乾、淳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元锋[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斯文》2021年第1期31-45,共15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宋翰林学士与文学”(15BZW09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靖康南渡至南宋前期,翰林制诏普遍讲求文从字顺,坦明平易,导致风气丕变。宣和以来,骈俪制诏之文“多用全文长句为对”“一联或至数十言”,堆砌搬用经史成语,愈出愈巧,浮夸繁饰,渐失自然,“反累正气”。宋室南渡之际,成为四六制诏“平易”文风形成的契机。唐代翰林学士陆贽成为无可替代的典范,“奉天制书”承载了南宋帝王臣民同仇敌忾、王朝再造的想象。宋高宗论文倡“平易”而不喜“艰涩”,崇雅黜浮,宋孝宗喜读陆贽奏议,再加南宋以来对唐宋古文典范韩、欧、苏的推崇,都给予南宋制诏写作的“平易”自然文风以深刻影响。

关 键 词:制诏 陆贽 平易 坦明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