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未忘情之语”的理解与误解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Monk Hui Hong's Emotional Express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慎涛[1] Gao Shentao

机构地区:[1]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中国佛学》2021年第1期151-163,共13页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佛教文学通史”(项目编号:12JZD00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惠洪,宋代临济宗名僧,一生文学著述颇丰,然而僧俗两界对惠洪的文学成就多有微词。尤其是自王安石女以“浪子和尚”评价他之后,后世学人常以为惠洪诗文好为“未忘情之语”,认为惠洪不精戒律、好为绮语。惠洪作品中虽然有所谓的“未忘情之语”,其中不排除有艳羡繁华的凡思俗情之作,但多数并非世俗的情爱、思归之心,这一点可从对其作品的详细解读中得到印证。对惠洪的“好为绮语”“浪子和尚”等讥讽,不仅抹杀了惠洪的文学成就,也贬低了其宗教情操。

关 键 词:惠洪 绮语 诗僧 佛教文学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