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涛[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律史评论》2021年第1期135-164,共30页Legal History Review
基 金:复旦大学第三批“卓学计划”项目“晚清司法的多维观照”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古代监狱曾拘禁过不少才情出众的文人士子,他们因种种原因身陷囹圄,满腔悲苦忧闷,借诗言志,借词抒情,凝成一篇篇情真意切的诗词,以亲历者的视角,记录着监狱的生活和囚徒的心声。作为囚徒的代言人,他们所吟咏的主题,大抵涉及叙述幽禁之苦、剖白胸中之冤、寄托亲友之思、表达同狱之谊、答谢吏卒之德、恳请权贵之助、张扬旷达之气、吐露诀别之音等内容。借助狱中诗词的引领,我们可以身临其境,走进亲历者的世界,聆听他们内心的真情倾诉,近观他们眼中的真实牢狱,了解当日囚徒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由于身份地位的差异,文人士子的狱中生活,要比普通囚徒优越,诗词中的描述,有其自身的局限。但无论如何,这些诗词,都真实地反映了监狱中囚徒生活的多个侧面。这是中国监狱史上的重要史料,应该引起法学界的应有重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3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