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涛 李鹏飞 Yu Tao;Li Pengfei(Fronti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54)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安710054
出 处:《有机化学》2021年第7期2927-292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摘 要:脂肪伯胺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纺织材料、农药等中的重要结构,且由于其结构特性(亲水性与疏水性并存),脂肪伯胺拥有优秀的表面性能(Scheme 1).除此之外,N原子上的活泼氢能够与多种官能团相互转化,这又使伯胺在化学、化工和材料科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但基于脂肪伯胺的高反应活性,研究者在设计选择性合成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合成脂肪伯胺的主要方法包括:过量氨对烷基卤化物的SN2取代[2]、Gabriel反应[3]、Staudinger反应[4]以及对烷基硝基、腈、肟或亚胺的还原反应.虽然其中一些方法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不乏局限性:(1)由于伯胺的高反应活性,反应产物往往难于停在伯胺产物,通常伴随仲胺、叔胺产物一起生成;(2)只能合成线性或α-支链的伯胺,难以合成位阻更大的α-叔碳伯胺;(3)反应步骤繁琐,条件苛刻,且原料昂贵或有毒.鉴于此,金属催化的烯烃氢胺化反应遂成为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