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立新 Ma Lixin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1年第8期101-106,共6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数字艺术非义行为及其对抗机理研究”(课题编号:20BC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提出了艺术"光晕"理论,受到中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征引。然而,学界对他与此密切相关的更具开创性价值的电影理论却语焉不详。事实上,本雅明建构"光晕"概念不过是他考察电影艺术的逻辑起点,而他对电影之于人类的三大革命性贡献的揭示,则具有更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他的这些原创性理论发现不仅迥异于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观点,而且显现出难能可贵的可预见性和前瞻性。
关 键 词: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光晕 电影的革命性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