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海芬[1] 申艳[1] 罗丹[1] 蔡剑飞[1] 邹峻[1] 管剑龙[1] MA Hai-fen;SHEN Yan;LUO Dan;CAI Jian-fei;ZOU Jun;GUAN Jian-long(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Huad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40
出 处:《中国临床医学》2021年第4期705-709,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1276);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科技创新项目(SHDC12017129).
摘 要:副肿瘤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一种获得性大疱性疾病,常伴随Castleman病、胸腺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发生[1]。PNP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常与肿瘤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PNP表现多样,可出现皮肤、黏膜溃烂,口腔、生殖器常见,亦可出现糜烂性眼结膜炎,故较易误诊为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由于个体临床特征差异性较大,诊断较为困难,常需要风湿免疫科、皮肤科、肿瘤科和耳鼻喉科等联合诊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