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牛:从“高科技牛”到“扶贫牛”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必志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畜牧业》2021年第14期22-24,共3页China Animal Industry

摘  要:一、云岭牛诞生记1982年,中国和澳大利亚展开草场和畜禽改良方面的合作,共同选定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小哨村为“握手之地”。随后,云南省人民政府与澳大利亚国际发展援助局正式签署项目谅解备忘录,成立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云岭牛培育的大幕就此拉开。1984年,87头澳大利亚墨累灰牛运抵昆明市,与云南省本地黄牛杂交出第一代杂交牛“莫云”,但杂交后代抗病性较差,一旦被我国南方的牛蜱叮咬,易传染血液原虫病。于是,项目组又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引入婆罗门牛冻精做三元杂交,终于找到了一个发病率低、抗蜱能力强的组合。随后引进澳大利亚8个家系的种牛,开展三元杂交选育工作。后又经三代科学家、近千名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研发,在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等持续支持下,云岭牛终于被培育出来。2014年12月8日,农业部正式为云岭牛颁发新品种证书。此时,距离墨累灰牛初临春城已经过了31年。

关 键 词:国际发展援助 科技工作者 云岭牛 选育工作 三元杂交 杂交牛 蜱叮咬 诞生记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