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张涛(译) 张骏(校译) Jouni-Matti Kuukkanen
机构地区:[1]芬兰奥卢大学历史哲学研究中心 [2]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142-152,共11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项目号:19ZDA235);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托波尔斯基史料思想研究”(项目号:skbsh2020-1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海登·怀特和(特别是)弗兰克·安克斯密特均尝试提出历史编纂的表现主义解释。值得注意的是,两人都拒绝了表现的复制论,但仍然坚持认为历史编纂产生表现。较为有利的做法是,在叙述层面完全拒绝表现主义者的语言——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用自己的语言表现一个给定的对象。叙事和其它综合表达方式如总括性观念,在过去本身中并没有相应的客体或指称,因此,更恰当的做法是讨论建构的"表现"。鉴于历史编纂是一种话语的实践形式,在此略述一个可供选择的非表现主义替代方案,即历史编纂的本质是关于论证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