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春雷[1] ZHANG Chunlei
机构地区:[1]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67-71,共5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地方理工科院校国防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研究”(GH19093);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国防教育专项课题“新时期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研究”(GFJY2020YB006)。
摘 要:追溯与反思甲午海战后晚清军事体育思想,可为现代军事体育文化的重塑提供历史借鉴意义。“鼓民力”“尚武力”“立人性”是甲午海战后晚清军事体育思想形成的核心。通过体育训练重塑国魂,普及了国民的军事体育常识,提升了国民的国家忧患意识,强化了国民的爱国尚武之气。但其带有激进性,导致实践层面存在文化割裂的民族危机,分裂了地方政权武化的统一、破坏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环境、弱化了军事体育的人本论思想。反思甲午海战后晚清军事体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思考现代军事体育文化的重塑,在学校军训方面重视体育重塑青少年军魂的作用,在国民国防意识引导方面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尚武精神,在军人身体素质训练方面倡导多元的体育文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