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100070 [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4
出 处:《统计与决策》2021年第14期84-88,共5页Statistics & Decis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26)。
摘 要:文章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经验数据,探究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对劳动时间供给的非线性影响,估计相应门槛值并探寻门槛前后的工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男性劳动力工资门槛要普遍高于女性劳动力,男性劳动力工资水平对工作时间的激励效应表现为双重门槛,而女性劳动力工资水平对工作时间的激励效应表现为单一门槛;"生存门槛"导致男性劳动力工资对工作时间的激励增加83.93%,女性劳动力则增加31.44%,"小康门槛"导致男性劳动力工资弹性由正变负,且这种工资激励变化率降低了219.02%,男女工资"生存门槛"分别达到其调查平均工资水平的80.0%和43.9%,并且分别有47.8%和74.7%的男女劳动力跨越了此门槛,而当工资水平达到调查平均工资水平的1.76倍时,男性劳动力将跨越"小康门槛";"生存门槛"对于青年男性劳动力的激励水平较中年男性高,而对于青年女性劳动力的激励水平则低于中年女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