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水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南方论刊》2021年第8期44-47,共4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法律制度构建研究”(19VHJ01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富强’宪法观下公民文化权保障路径构建实践研究”(批准编号:SJCX20_1060)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代立宪史可谓是“富强为体,宪制为用”的探求史,近代有识之士在引进西方宪制理念时就认定宪制和富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宪法—富强”的思维范式,在这种实用理性心态的影响下,近代立宪政治运动脱离了西方宪制赖以存续的构建基础和基本原则而陷入了国家主义、工具主义的泥潭,脱离了宪法限权与保障人权的核心意旨,过去,我们一直从国家、民族层面出发将“国富兵强”作为立宪的第一价值追求,但这却无法适应当代宪法文本解释体系融贯性的需要,因而宪法中“富强”一词的解释重心应当从国家转向个人,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以此消解国家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负面影响。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