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琳[1] 付翠霞[1] 陈劼[1] 沈淳[1] 马丽丽[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102
出 处:《全科护理》2021年第24期3386-3390,共5页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摘 要:目的:总结新型造口封堵器应用于T型肠造口术后进行造口封堵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10例T型肠造口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在造口关闭术前接受新型肠造口封堵器治疗,评估选用合适封堵器,观察封堵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分析和总结封堵护理要点和经验。结果:10例患儿关造口术前试验性封堵均获成功。封堵时年龄(8.3±4.7)个月,体重(7.1±2.4)kg,封堵前造口平均排出量为[(10.3±9.6)mL/(kg·d)],封堵时间2~34(10.4±12)d,封堵造口前仔细评估肠管直径选用适合新型封堵器进行封堵,在封堵过程中均未更换型号。使用封堵器封堵造口12 h后均未出现喂养不耐受、腹胀等症状,肛门口可见大便排出,造口未见漏气漏液,每2~4 h观察肠管颜色,每4~6 h更换纱布,每12 h评估水胶敷料及重新置入封堵器,达到完全封堵成功的效果。根据造口肠液排出情况及水胶敷料溶胶情况及时更换水胶敷料,封堵后未出现肠管黏膜破损、皮肤糜烂及压力性损伤,造口皮肤黏膜均未对封堵器过敏,10例关造口术后也均未出现腹胀、不耐受等相关症状。结论:新型肠造口封堵器使用简单、有效、可行;封堵前护理人员应评估造口排便性状、造口肠管直径及造口黏膜凸起皮肤高度,针对不同状态选用不同型号的封堵器,运用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造口封堵,可取得良好效果,封堵成功即为临床造口关闭术提供依据,也有利于减少术后肠道功能不耐受等相关并发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