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舒建华[1] SHU Jian-hua
机构地区:[1]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53
出 处:《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40-45,共6页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述研究》(编号:20CKS016)。
摘 要: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措施,以此来缓解资本主义的系统矛盾和阶级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福利国家似乎实现了某种资本—国家—社会的平衡,这让人们一度开始怀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当代是否仍然有效。但是,随着19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逐渐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基于这一事实,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新自由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会抑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而主张“拆除福利国家”;马克思主义深刻剖析了福利国家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但它并不因此主张福利国家能够任意被“拆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福利国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甚至其自身会成为资本主义所谓的负担和“毒瘤”,但它又是当代资本主义不可逆转的、不可拆除的装置,即“尽管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然而资本主义不能没有福利国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5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