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宇[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
出 处:《现代视听》2021年第7期85-85,共1页Modern Audio-Video Arts
摘 要:2020东京夏季奥运会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大众对奥运会、奥运冠军的关注和讨论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本届奥运会社交媒体呈现出来的冠军形象和网友的关注点与以往有明显不同: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靠花式比心、珍珠美甲、小黄鸭发卡一跃变身热销王;莎气藤藤孙颖莎的捏脸杀;可爱的萌新跳水冠军张家齐和她的芭比娃娃……其中,14岁的跳水冠军全红婵更因年少纯真、家境贫寒、天才逆袭等多个特征要素一跃成为各平台顶流。奥运冠军的网红化并非肇始于本届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前,媒体对奥运健儿的报道明显集中于冠军选手或者取得突破的选手的战绩,较少在其他方面的呈现。媒体上也较少出现因为运动员引发讨论的情况。但在4G网络普及之后,奥运报道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让以往媒体报道中符号化的体育健将变成和普通网民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人。网络用户会关注运动员们赛场成绩以外的表现,能吸引观众眼球、带来粉丝流量的运动员中既不乏张继科、马龙这样的冠军选手,也有傅园慧、宁泽涛这样的非冠军选手,受关注程度与比赛成绩已不完全成正比。其中,“洪荒少女”傅园慧破圈成名后,微博粉丝数量由十几万激增至807万、直播首秀观看者上千万。据《都市快报》当时统计,该次直播页面获得的映票数量达到318万,礼物换算成人民币接近10万元,甚至连影帝黄渤也前来捧场,堪比流量担当。此后几年间,体育运动员的网红化日益明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