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松 郭玉鑫[2] Liu Song;Guo Yuxin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春130024 [2]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25
出 处:《学术交流》2021年第6期182-190,共9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薇拉·凯瑟荒原系列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17WWE368);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唐·德里罗小说研究”(WY2018042-B)。
摘 要:美国文学史上的自然书写经历了从“荒野自然”到“仿真自然”的变迁。凯瑟小说中的荒野自然是主体性存在。凯瑟把自然中的弱点全部剔除,重组了一个高度美学意义的伊甸园。凯瑟笔下的荒野到了德里罗笔下则演变为后现代意象纷呈的“仿真自然”和“非正义”的社会自然。德里罗小说中普遍存在将真实自然“背景化”的倾向。在小说《地下世界》中,除了拟像和仿真的虚假自然外,美国人心中的自然——凯瑟笔下的西部荒野也已被改观,成为被文化浸染的可控自然。自然被文化“建构”后,现代化也逐渐将“自然的”空间转变为“建构性”空间,人类对自然的文化建构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