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第15期37-40,共4页China's Naturopathy
基 金: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92093)。
摘 要:目的:探讨提拉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颈椎X线成角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给予提拉旋转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4d与治疗后3个月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及X线成角指标(寰枕后间隙成角、寰枢椎椎体成角、C2~3椎体成角)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4d、3个月,两组患者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14d、3个月,治疗组寰枢椎椎体成角、C2~3椎体成角大于治疗前(P<0.05),且均大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在随访时间点监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均无异常。结论:旋转提拉手法治疗CSA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其寰枢椎椎体成角、C2~3椎体成角,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合牵引治疗,但对寰枕后间隙成角无明显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