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育安 吴成云 陈波 谢健[2] 周盛 杨玉琼 李晓娜
机构地区:[1]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肾病科,昆明650011 [2]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急诊科,昆明650021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1年第5期451-45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之前确诊或未确诊的慢性肝病患者,有急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如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4周内出现腹水和(或)肝性脑病的严重肝病综合征。在我国ACLF是主要的肝衰竭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其主要病因,该病进展迅速,短期死亡率为50%~90%[1]。因肝移植供体缺乏,人工肝支持系统常被用作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一线治疗,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或作为肝移植的桥梁。血浆置换(PE)因疗效确切,但因血浆缺乏,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组合了BS330胆红素吸附和HA330-Ⅱ血液灌流,疗效肯定。笔者所在医院开展多种模式人工肝,本研究对回顾性分析接受PE、PE+DPMAS(先PE后DPMAS)和DPMAS+PE(先DPMAS后P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资料,把不同模式的人工肝和单纯PE进行比较,以明确三者在治疗肝衰竭中的疗效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