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丛新强[1] 石立燕 Cong Xinqiang;Shi Liyan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60-66,共7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生活研究”(项目编号:20BZW144);山东省人文社科项目“山东当代小说创作的史传传统研究”(项目编号:2020-NDWX-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莫言和张炜的小说涵盖神、鬼、人多种形态,构成创作的民间信仰的基本内涵。借助"神"的信仰,他们的小说不仅完成了民间苦难的审美性表达,而且在复杂的神性与人性之间搭建起对话关系;亡灵信仰主要体现在祖先崇拜和鬼魂观念两个层面,前者寄托着理想人格和生存状态的乌托邦,后者包蕴着民间伦理的异化与应然;通过民间的巫觋信仰表达救赎的意识,同步体现出作家主体精神建构的反思和调整。莫言与张炜的"信仰"美学根植于同一文化深层的心理积淀,在小说叙事功能与美学风格的生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民间信仰的介入,对于"双峰对峙"的文本,不仅仅是独特的美学追求,更作为集体无意识参与作家精神世界的建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