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琵琶为例谈音乐新旧范式的关系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千惠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102602

出  处:《艺术教育》2021年第8期76-79,共4页Art Education

摘  要:音乐与语言一样,在文化形态中处于相对惰性的一面,但它又具有普世性的一面,被称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因此,相对而言,音乐对社会变迁的免疫力相对较强,会在一种保守的风格下接纳社会变迁、理性发展,除非政治形态对音乐形成致命的压抑,否则,"乐显心声"这个基本的人类音乐范式不会被打破。中华传统音乐有着来自悠久历史深处的核心语素、根祗美学生成范式,这种传统既是本民族的,也是普世的。它在面对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发育。文章以燕乐中的琵琶为例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为琵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琵琶音乐 新旧范式 雅俗范式 

分 类 号:J6[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