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韦弟[1] 韦绍龙[1] 韦莉萍[1] 周维[1] 覃柳燕[1] 田丹丹[1] 李佳林 黄典红 黄素梅[1] 李朝生[1] Wei Di
机构地区:[1]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热带果树品种改良中心广西香蕉分中心/香蕉品种遗传改良和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15期100-106,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YFD1000903);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编号:桂科AA18118028-1);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编号:桂科AB1924502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香蕉创新团队项目(编号:nycytxgxcxtd-16-01);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2015YT53、桂农科2019Z13)。
摘 要:为了探索香蕉新品种桂蕉9号在广西的适宜种植时间、种植模式,以香蕉主栽品种桂蕉1号为对照,在广西南宁、百色、崇左、钦州、玉林等香蕉主产区蕉园种植桂蕉9号,考察不同种植季节的新植蕉及其宿根蕉的生育期、株高、果实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新植桂蕉9号在广西的平均产量为19.8~35.6 kg/株,秋植蕉产量一般为25.0~35.6 kg/株,冬植蕉一般为19.8~23.8 kg/株。秋冬植桂蕉9号的抽蕾时间比桂蕉1号晚7~20 d,生育期比桂蕉1号长15~30 d;春植桂蕉9号的抽蕾时间比桂蕉1号晚20~30 d,果实易受寒害无法正常饱满。新植桂蕉9号株高为190.7~284.0 cm,假茎基围在60.2~86.6 cm,正常发育的果指长度为20.0~24.9 cm,果指粗度在11.3~13.3 cm。可见,新植桂蕉9号表现最好的是秋植蕉,其次是冬植蕉,最差是春植蕉。宿根桂蕉9号单株产量、株高、假茎基围、果指长度、果指粗度等均高于新植蕉。宿根桂蕉9号的株高、果指长度均比宿根桂蕉1号低,假茎基围、果指粗度较宿根桂蕉1号粗;抽蕾与收获时间比宿根桂蕉1号晚7~15 d。病区新植桂蕉9号发病率在5.01%~38.60%之间。其中,轮作后种植桂蕉9号,新植蕉发病率为5.01%~10.35%,宿根蕉发病率0.94%~2.9%;未经轮作直接种植桂蕉9号,新植蕉发病率为13.10%~38.6%,宿根蕉的发病率为3.19%~23.4%。新植一代蕉和宿根蕉果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桂蕉9号的果实综合品质与主栽品种桂蕉1号相差不明显。建议在广西种植桂蕉9号宜采用秋冬种植;枯萎病区需轮作1年以上其他作物后再种桂蕉9号。
分 类 号:S668.103.4[农业科学—果树学] S436.68[农业科学—园艺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