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琼 叶太生[2] 张莹雯[2] 王秀萍[2] 彭艳芳[2] 柯浩亮[2]
机构地区:[1]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武汉430071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1年第4期780-785,共6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79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CFB710)。
摘 要: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分析及细胞学实验探讨当归补血汤(DBD)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使用GeneCards、OMIM网站数据库在线搜索出DN的相关靶标,取疾病和药物共通作用的靶标交集,再利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效应分子-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标蛋白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靶标蛋白与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借助R语言软件包Cluster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推断DBD治疗DN的机制是否和自噬调控相关,再利用DBD干预高糖刺激下的足细胞为对象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和预测的一致。结果DBD中22种核心化合物有作用靶标182个,DN相关靶标有3487个,交集靶标有123个,关键效应分子有8个。PPI图显示DBD发挥效应的目标蛋白主要AKT1、IL6、VEGFA、JUN等。GO结果显示DBD主要与细胞因子受体、受体配体活性等有关,KEGG结果表明DBD主要作用与AGE-RAGE、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细胞学实验显示高糖刺激下足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抑制活力降低(P<0.05),足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并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高糖刺激引起的足细胞和细胞抑制及凋亡可呈正相关,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具有保护作用,维持增殖能力(P<0.05),延缓细胞凋亡的发生(P<0.05),检测自噬标志蛋白p62及Beclin-1增加(P<0.05)。结论系统药理分析显示DBD可能通过多靶点效应发挥抗DN作用,潜在的分子机制和自噬调控有关,实验研究证实DBD可通过调控自噬保护足细胞在高糖刺激性下的细胞活性,说明自噬调控是DBD防治DN作用机制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