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化瘀序贯疗法联合三伏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玉梅 武权生[1] 崔楠 车荷娴 孙艳艳 张作良[1] 张小花[1] 申剑[1]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1年第4期908-910,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GZK-201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60879)。

摘  要:目的观察温肾化瘀序贯疗法联合三伏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寒凝血瘀型EM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予以温肾化瘀序贯疗法联合三伏隔姜灸。两组均在入伏后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长、寒湿凝滞证评分、临床有效率为疗效判定指标,以血清PGF2α、C-反应蛋白)作为痛经发病机理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及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和痛经持续时长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治疗组VAS和痛经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GF2α水平、C-反应蛋白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对照组为76.47%(26/3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化瘀序贯疗法联合三伏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EM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缓解痛经症状,临床参考价值较高。

关 键 词:温肾化瘀序贯疗法 三伏隔姜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分 类 号:R271.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