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黄雀记》主题意蕴的互文性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火福晗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9期52-54,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兰州大学校级创新创业项目,项目基金号:20200220011。

摘  要: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之间存在着相互指涉的关系,对文本的阐释不应局限在单篇作品中。苏童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采用改写、改编、重构等手法,从畸形处境中的人性关注、人性批判的延续传承、历史寓言下的生命聚焦三个维度实现了主题意蕴的高度互文效果,透视了人性的复杂多变,并对生命意义进行多重寻找,出色地完成了文学作为一门“人学”的任务。

关 键 词:《河岸》 《黄雀记》 互文性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