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不同侧链取代对卟啉类小分子给体光伏性质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菲菲 隋铭悦 

机构地区:[1]延边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吉林延吉133000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15期54-55,60,共3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基  金:延边大学博士启动基金(602021034)的支持。

摘  要:卟啉类小分子给体材料具有较宽的光吸收范围、较高的吸光系数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目前对卟啉材料主链结构的优化研究较多,基于侧链修饰的报道相对较少.而且,现今侧链的选择主要聚焦于改善分子溶解性和分子间堆积形貌等.然而,随着侧链种类和体积的增加,其对整个分子的光伏性能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文章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不同侧链对A-π-D-π-A结构的卟啉给体小分子光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侧链变化对分子平面性、电子云分布的影响不大;随着侧链吸电子性的增强,最低未占据轨道能级逐渐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侧链对分子能隙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且分子的紫外吸收也不遵循能隙减小吸收红移的一般认知.这种现象为打破开路电压(VOC)与短路电流(JSC)之间的负相关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 键 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小分子给体材料 卟啉 密度泛函理论 

分 类 号:O62[理学—有机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