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Thomson A R Kohn S C Prabhu A Walter M J 夏群科(编译)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1年第4期957-957,共1页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摘 要: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会随压力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石榴子石就成为制约金刚石形成深度的重要矿物。基于石榴子石,尤其是多硅石榴子石的成分和压力关系,人们发现了一系列来自岩石圈以下深度的金刚石。这些超深金刚石及其包裹体是了解深部地幔物质组成的唯一直接样品。但是,将已知压力和成分的多硅石榴子石实验结果和前人提出的经典公式进行比较,发现经典公式得出的深度存在高达±10 GPa的误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6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