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宁波市鄞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浙江宁波315700 [2]宁波市鄞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浙江宁波315700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2021年第9期1767-1769,1793,共4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鄞州区科技项目(201660)。
摘 要:为了研究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对笋地增温保湿效果及雷笋生长的影响,本研究设置0、5、10 cm稻草3个发热层处理,整体覆盖厚度25 cm,持续监测地表温度、湿度、每日出笋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砻糠覆盖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地表温度随着稻草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覆盖27 d后(2月16日),0、5及10 cm稻草处理地表温度分别为13.8、17.4、22.9℃。气温对地表温度的影响随覆盖厚度的增加而降低,0、5及10 cm稻草处理地表温度与气温变化间的皮尔逊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57^(**)、0.758^(**)、0.493^(**)。稻草覆盖前期产热规律:5 cm稻草处理为y=-0.010^(7)x^(2)+919.31x-2×10^(7)(R^(2)=0.922),10 cm稻草处理为y=-0.010^(7)x^(2)+919.30x-2×10^(7)(R^(2)=0.859)。雷笋的始笋时间和终笋时间随着稻草覆盖厚度的增加而提前,累计出笋温度达到300℃以上,但是稻草覆盖过多,反而导致笋期缩短,产量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5 cm稻草为最优覆盖处理,获得最高产量161.31 kg·hm^(-2),较0和10 cm稻草覆盖处理的雷笋产量分别提高27.5%、49.4%。
分 类 号:S795[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365[农业科学—林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