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莫巧璇[1] 张劲丰[1] 苏荣[1] 黄声淳[1] 吴英[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528000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年第17期2479-2481,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摘 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内标加样方式对多重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试验结果及内标异常率的影响,评价3种微量液体加样操作方式对试验结果监控的有效性,以便选择合适的微量液体加样操作方案。方法针对核酸提取环节中试剂和内标的加样,采取3种不同的方式把试验分成3组,每组各检测30批次标本,每批次检测的标本量为42~94份,分别计算3组内标正常和内标异常的标本数,对各组因内标异常而导致的复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各组的30个批次检测结果中,A组共检测2644份标本,其中20个批次共62份标本出现内标异常,总复检率为2.24%,B组共检测2641份标本,其中21个批次共83份标本出现内标异常,总复检率为3.14%;C组共检测2723份标本,其中9个批次共11份标本出现内标异常,总复检率为0.40%。C组内标异常的标本数较A、B组明显减少,复检率较A、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内标多重实时荧光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对于微量的内标加样,使用合适的稀释液进行倍数稀释,放大加样量,可减少微量加样的操作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关 键 词:新型冠状病毒 多重实时荧光RT-PCR法 核酸检测 内标 微量加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