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凌云[1] 田飞 龚正[1] 张敏 王玲 向军 王巍[1] 陆志凌 向光明[1] 高宝安[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湖北宜昌443003 [2]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湖北宜昌443003
出 处:《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1年第8期584-58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可能的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确诊为肺鳞癌合并放射性肺损伤并接受尼达尼布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本例为72岁男性肺鳞癌患者,经同步放化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并发放射性肺损伤,主要症状为活动后气促,胸部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和网格影,右下肺显著。经尼达尼布规范化治疗4个月后,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都明显缓解,随访1年,病情持续稳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文献复习发现,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干咳、发热及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影像学多表现为放射靶区的片状影,多以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为主。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也有少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佳,新的治疗手段仍在探索之中。结论放射性肺损伤是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但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尼达尼布作为一种新型的小分子靶向药,可能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