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琴减字构形的深层结构  

On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Reduced Character Construction of Guqi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梅强 Mei Qiang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第3期88-92,共5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基  金:2020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抗战时期重庆古琴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0QNYS8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巴渝古琴艺术史”(项目编号:21SKGH05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古琴减字是建立在汉字符号系统基础之上的自源符号系统,其减省汉字部件的做法并非来自梵文半字,而是源于汉字固有的“截除性简化”模式;其将减字组合为一个字符的做法实际是来自汉字“合体连读会意”模式;流行于隋唐时期的“省形合文”是与其同构的参照之一。“截除性简化”与“合体连读会意”在汉字发展史中长期存在,早已渗入汉字使用者思维模式之中。正是这些“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汉字思维,在深层结构中影响和制约着古琴减字构形的生成。

关 键 词:古琴减字 截除性简化 合体连读会意 省形合文 

分 类 号:J609.2[艺术—音乐] J60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