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战国玺印封泥中的“祈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平安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物》2021年第8期58-61,共4页Cultural Rel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9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子课题“清华大学藏甲骨的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6@ZH017A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玺印封泥中,有一组玺印皆为官印,且颇具规模,向来受到重视。其中第1~6号为印章(第6号为玉印),第7号为封泥(表一)。长期形成的释读意见,可参看孙刚《东周齐系题铭研究》[1]。其中"■"二字尤为重要[2],争议也最为集中。诸种释法中,以李家浩、徐在国隶作"■"[3],读为"祈望"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

关 键 词:战国时期 玺印 封泥 东周 李家浩 官印 

分 类 号:K231[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7.6[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