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平安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物》2021年第8期58-61,共4页Cultural Rel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9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子课题“清华大学藏甲骨的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6@ZH017A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玺印封泥中,有一组玺印皆为官印,且颇具规模,向来受到重视。其中第1~6号为印章(第6号为玉印),第7号为封泥(表一)。长期形成的释读意见,可参看孙刚《东周齐系题铭研究》[1]。其中"■"二字尤为重要[2],争议也最为集中。诸种释法中,以李家浩、徐在国隶作"■"[3],读为"祈望"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6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