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晓平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200092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8期129-150,共22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
摘 要:虽然研究者普遍认为1940年代路翎所创作的小说与胡风的理论体现了对于五四文学及其精神的继承,但是这种相同的文化政治的内涵,以及路翎小说体现的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的新的发展,其与五四文学关系的差异之处,更值得我们关注。路翎的作品与那些党的作家的相似处与不同处,可以从他与后者对"人民"和"阶级意识"这两个方面的看法中见出,而这体现了路翎及其导师胡风与党的文化工作者对于其所处的新的时代和社会的不同认识。路翎与胡风在观念上也存在微妙但也是明显的差异:胡风更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分子的"自我解放",路翎则颇为被动地寻求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两人在各自的文本和理论中所客观呈现出来的"对话的喧声",有助于我们理解五四文学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异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