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疼痛科,蚌埠233000
出 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年第7期550-55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基 金:蚌埠医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Byycx1981)。
摘 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也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0%),其保守治疗疗程长,远期效果不确定,而开放手术损失大,并发症多[1,2],相比之下采用微创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具有明显优势。低温等离子和胶原酶溶解术是得到广泛临床认可的两种微创治疗方法[3~5],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它们的具体治疗方法或临床疗效,而针对它们可能引起的椎间隙高度、结构的改变少有报道。为详细了解两种方法对腰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本研究观察比较我科使用单纯低温等离子及低温等离子联合胶原酶溶解术这两种方法治疗的单间隙侧后方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4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