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文军 FU Wenjun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4期103-111,共9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1GX⁃SZ004YB);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2021年度课题“《资本论》的批判向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建构”(ZT21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9CKS001)。
摘 要:正义问题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学界围绕“塔克—伍德命题”而展开的讨论貌似呈现了一个矛盾着的马克思和矛盾着的马克思正义论的形象。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复调语境”中,马克思正义观的本真面貌得以呈显。具体说来,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根基于生产领域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质正义。马克思不仅完成了对正义问题的哲学省思,还从经济学的视角展开了对正义问题的批判性阐发。他通过对工资问题的经济学解释而揭开了平等交易的“幻象”,通过对剩余价值率的公式化呈现而交出了劳动力受剥削的“铁证”,通过对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深层解剖而洞悉了资本主义虚假正义的“根由”。正基于此,马克思完成了对超越性、批判性的“高阶正义”的理论期许和擘画。总之,《资本论》及其手稿呈现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正义观,它堪称马克思的“正义论”。
关 键 词:《资本论》及其手稿 正义 唯物史观 辩证结构 资本逻辑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