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安”到“安住”,探索老城非物质文化的存续--北京杨梅竹斜街有机更新实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晓英[1] 

机构地区:[1]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

出  处:《城乡建设》2021年第14期6-9,共4页

摘  要:杨梅竹斜街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全长496米。杨梅竹斜街是元代建都后形成的、以联系内外城交通为主的街道,在民国时期最为繁盛,曾为“龙脉交通辐辏之地”,书局、会馆、娱乐场所汇集于此,是一个著名的商业、文化和市井生活并存的街巷,留下了不同时代名人志士的足迹。20世纪50年代之后,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这一带建立了一些小型工厂,人口快速增加,普通民居逐渐变成居住人口密集的大杂院。

关 键 词:市井生活 非物质文化 小型工厂 杨梅 北京前门 有机更新 大杂院 娱乐场所 

分 类 号:TU984.114[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