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稻渔种养产业化主要模式总结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奚业文[1] 陈欣[2] 唐建军[2] 彭开松[3] 甘世东 

机构地区:[1]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 [3]安徽农业大学 [4]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

出  处:《中国水产》2021年第8期78-80,共3页China Fisheries

摘  要:本文对安徽省常见稻渔种养产业化模式进行了系统介绍,稻虾种养原生态模式解决“小龙虾五月瘟”病害问题,稻虾种养369模式控制留田小龙虾密度,平板式稻田养虾模式预防土壤可能发生的潜育化,稻虾鳖模式可使老稻田和新开挖的稻田一样小龙虾密度可控,稻鳖蛙综合种养模式鳖蛙可全方位捕食害虫,稻鳅综合种养泥鳅服务水稻生产。2019年~2020年,安徽省累计推广稻渔种养产业化主要模式687.02万亩,实现总产值311.15亿元,利润174.24亿元。

关 键 词:小龙虾 模式控制 潜育化 产业化模式 病害问题 平板式 综合种养 安徽省 

分 类 号:F326.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6.11[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4.9[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