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霍胜侠 Huo Shengxia
机构地区:[1]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5期197-205,共9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九七’香港独立电影的国家想象(1997-2017)”(17YJC760024)。
摘 要:在香港城市更新进程加快和社会保育思潮勃兴的背景下,大众流行文化的介入性力量成为值得探讨的议题。以歌曲《喜帖街》、电影《岁月神偷》和《点对点》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这种介入性力量主要是通过与主流话语的协商和对话体现的。在《喜帖街》中,作词人黄伟文有意挪用了香港流行文化中常见的“消失的经验”,以普泛和深沉的文化记忆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在《岁月神偷》中,导演罗启锐重写有关“香港精神”的历史叙事,使得“香港精神”这一原本就复杂含混的词汇在当下城市语境中生发新的意义。在《点对点》中,独立导演黄浩然则试图在主流之外发掘边缘记忆,形塑另类美学。这些介入性策略的差异,也反映了香港大众文化自身的异质性和多元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