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建民[1] 李胜利[1] 王蔚 王雅晶[1] 曹志军[1] 杨敦启 都文[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1年第9期267-271,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0A01001)。
摘 要:为了掌握我国规模奶牛场发展特征,本文对我国规模奶牛场的单产、技术人员、饲料资源、饲喂方式、挤奶方式、奶牛福利和粪污处理模式等产业素质参数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到2020年我国规模奶牛场产业素质取得较大进步,奶牛单产达到9.6 t左右,在世界范围内处在中高水平;TMR饲喂技术和奶厅式挤奶应用占比达到99.5%和96.2%,国内已基本普及;粗饲料条件大幅改善,全株玉米青贮普及率达到99.0%,使用苜蓿的牛场占比达到70%以上;奶牛的福利条件不断提高;但种养结合比例仍偏低,只有51.3%,优质干草、挤奶设备、冻精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给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规模奶牛场持续发生着机器取代人的转变,刮粪板清粪方式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达到33.8%,粪污处理设备以及机械化、智能化设备的推广和换代将是一个持续的风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