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所有制歧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社会福利损失  被引量:7

Discrimination of bank ownership,shadow banking of non financial enterprises and loss of social welfa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珣 黄娴静 HAN Xun;HUANG Xianjing

机构地区:[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 [2]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44-150,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经济效应”(20FYB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及其经济效应研究”(20YJC79004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专项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评价体系研究”(KYZX20A008)。

摘  要:我国非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现象日趋严重,其根源在于银行所有制歧视使得不同经济主体获得与其自身生产效率不相匹配的信贷资源。影子信贷利率提高会加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且只有民营企业生产效率高于影子信贷市场利率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才会存在并对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形成"帕累托改进"。如果民营企业存在事前或者事后破产风险,那么只有在国有企业能够有效观测到民营企业破产风险的前提下,社会福利水平才不会发生损失。我国应该消除所有制歧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强穿透式监管,防止经济"脱实向虚"。

关 键 词:银行所有制歧视 影子银行 社会福利 金融漏损 

分 类 号:F830[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