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萍[1] Liu Ping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7期58-62,共5页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摘 要:小康社会建设全面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为美好生活观的生成提供了历史逻辑前提;美好生活观则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理念与新指向,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逻辑演进。回顾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史,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好社会一直都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从实现总体小康、建设全面小康到建成全面小康,人民的美好生活观念也随之呈现出物质条件丰富、生活质量提升、高级需要满足等层级性特点。探析美好生活观在小康社会建设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进一步加深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认识与研究,对于巩固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伟大成果,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均具有重大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