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洁[1]
出 处:《当代音乐》2021年第9期126-129,共4页Modern Music
摘 要:《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在“冬”部分中的咏叹调。这首咏叹调的创作体裁和创作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西方歌剧音乐的特点,它借鉴了西方“带合成性中部”的复三部曲式,在音乐结构、人物设计、心理描绘、钢琴伴奏声部及声乐表现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创新。这首咏叹调是歌剧音乐中抒情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典型,正如施光南先生所说:“歌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抒情的功能,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戏剧形式的特点。”由此可见,作曲家是非常重视歌剧音乐的抒情性的,而在歌剧中,声乐部分的表现特点,无论是节奏、旋律还是其他,都是具有独特性的。具体到声乐写作,其歌词与旋律进行融合,乃是作品二度创作的基础。而对于钢琴伴奏部分的技术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更为独特的,它有着声部对等(与声乐之间),共同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前奏、间奏、尾奏极为精彩),正因为如此,这首咏叹调才达到了良好的中西借鉴效果。在歌剧表演过程中,音乐分析是必要的前提,同时也是表演的基础,然而细腻的艺术处理则体现在歌唱者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完美结合上,即通过人声与钢琴的结合来强调音乐的完整性。所以,如何正确处理钢琴声部与人声之间的关系,是获得歌剧音乐最佳表演效果的重要因素和条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