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出 处:《临床肺科杂志》2021年第10期1576-1580,共5页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摘 要: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常规的生命支持系统,但这种干预措施仍具有一定风险:许多进行MV患者可以在3天内拔管,其中约30%的人会面临撤机失败的风险[1],且随着MV时间的延长,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临床上尚未发现能够大幅度提升脱机成功率的撤机方案。目前临床上已有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可用于预测拔管结果,然而,仍有高达25%左右的撤机失败率[2],故这一基于评估膈肌功能预测撤机结局的敏感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目前普遍认为撤机失败的因素包括呼吸机驱动不足、呼吸频率增加、心力衰竭和吸气肌无力及疲劳等,膈肌作为主要的呼吸肌,一系列临床研究[3-5]已证明其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VIDD)是撤机困难的重要原因,另外,在动物研究[6-7]中显示MV时间在6~12小时内即可诱发VIDD,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更明显的时间依赖性[8]。因此,在MV时间延长所致的撤机失败患者中,如果能找到一种可靠方法评估膈肌功能,即可早期预测撤机的时间。使用超声波来评估呼吸肌泵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测量方式,床旁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通用、无创且无辐射的检查手段,已广泛用于ICU人群中,更是可视化ICU患者呼吸肌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这是其它评估膈肌功能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而膈肌移动度(diaphragmatic excursion,DE)是评估膈肌功能中最基础的超声指标,本文就DE及其衍生超声指标对撤机的应用价值与不足及其未来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为后续标准化撤机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8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