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龚群[1,2]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2]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5期12-19,共8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跨学科交叉平台支持项目。
摘 要:柏拉图的《国家篇》主要讨论了两种正义:智者们提出的粗俗的正义和柏拉图式的正义。色拉叙马霍斯、格劳孔、阿得曼托斯等智者的观点是,行事正义使人不幸福而行事不正义却使人幸福。在智者们的论述中,包含着一个更为基本的论点:正义的人不做不道德或非法的事,而不正义的人则相反,这被认为是粗俗的正义概念或正义观。柏拉图认为,从粗俗的正义本身无法回答智者们提出的正义与幸福的关系问题。为了回应智者们的问题,柏拉图提出正义概念。柏拉图式的正义涉及两个部分:城邦共同体的正义和个人灵魂的正义,或称大字的正义与小字的正义。在柏拉图看来,这两者类似并且内在一致。柏拉图式的正义为理智、勇敢和节制三种德性所建构。在柏拉图看来,无论是在国家统治者那里,还是在个人灵魂中,如果理智或理性占主导地位,其他两种德性赞助理智德性,则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个人灵魂是正义的。然而,通过对柏拉图式正义的分析可以看出,柏拉图的正义没有回答智者们提出的问题。并且,从实质上看,柏拉图的正义只是一种虚构,起实质性作用的是理性或理智德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