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五针法”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ICAM-1、VCAM-1、ITGβ4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丽 邵素菊[2] 胡晓京 徐宁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1年第6期1525-1527,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2102310108);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2019)62号]。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邵氏五针法"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整合素β_(4)(ITGβ_(4))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邵氏五针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卵蛋白制备哮喘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肺俞""大椎""风门",艾灸组艾灸上述穴位。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ICAM-1、VCAM-1、ITGβ_(4)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ICAM-1、VCAM-1表达明显增高,ITGβ_(4)表达明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与艾灸组大鼠肺组织内ICAM-1、VCAM-1表达明显降低,ITGβ_(4)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邵氏五针法"可能是通过减少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增加ITGβ_(4)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炎症,修复气道上皮,控制哮喘炎症反应,这可能是针刺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邵氏五针法” 哮喘 ICAM-1 VCAM-1 ITGβ_(4) 

分 类 号:R2-03[医药卫生—中医学] R28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