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实时监测对分析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Real-time case monitoring for analysi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华[1] 许旭黎[2] 王灵红[1] 王亚玲[1] 秦秀凤[1] Xie Hua;Xu Xuli;Wang Linghong;Wang Yaling;Qin Xiufeng(Department of Infection Management,Shaoxing Second Hospital,Shaoxing 312000,Zhejiang Province,China;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Shaoxing Second Hospital,Shaoxing 312000,Zhejiang Province,China)

机构地区:[1]绍兴第二医院感染管理科,浙江省312000 [2]绍兴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浙江省312000

出  处:《中国基层医药》2021年第9期1412-141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摘  要:目的绍兴第二医院通过实施病例实时监测,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准确识别与评估医院感染能力,避免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方法通过实施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与预警系统,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建立组织框架,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发挥专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发现医院感染及时性。结果 2017年、2018年、2019年医院同期新发感染率从2.23%下降至1.31%;例次感染率从2.34%下降至1.37%;感染漏报率从13.82%下降至5.52%。全院ICU"三管"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从干预前的8.99%下降至干预后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P<0.05);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率从干预前的5.95%下降至干预后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14%下降至干预后的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05);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41%下降至干预后的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2.96%下降至干预后的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腰椎内固定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2.63%下降至干预后的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全院多重耐药感染率从干预前的6.83%下降至干预后的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01)。标本送检率干预前(87.49%)和干预后(88.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实时监测可避免医院感染暴发,实现精确诊断和实时干预、反馈与沟通。结论前瞻性主动监测,即实时全程互动监控的模式,完成监测数据动态分析,促进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

关 键 词:交叉感染 自动数据处理 医院信息系统 临床研究 前瞻性研究 

分 类 号:R197.323[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