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管宏 胡钢锋[2] 李珍楠 徐方琪 朱元[2] GUAN Hong;HU Gangfeng;LI Zhennan;XU Fangqi;ZHU Yuan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201
出 处:《中医正骨》2021年第9期47-51,共5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0KY794);萧山区科技计划项目(2017203)。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也逐渐增多。此类骨折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如何增加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内固定物的稳定性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类骨折时,常采用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移植、骨水泥加强技术等方式来增强螺钉的把持力。其中骨水泥由于其材料容易获得且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生物相容性及抗压性等特点,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本文从骨水泥的类型、注入方式及骨水泥手术的注意事项、弊端等4个方面对骨水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