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侧解剖钢板辅助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丰建[1] 蔡晓晞[1] 曹旭海[1] 范永前[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上海20004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1年第9期840-843,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系统重要薄弱学科建设(2015ZB0402)。

摘  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解剖钢板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过程中的辅助复位作用,以及对后期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病例共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65~79岁,平均(72.1±4.1)岁。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63~82岁,平均(72.4±4.5)岁。对照组骨折复位后使用解剖钢板固定的常规顺序;观察组则先初步复位,再使用解剖钢板辅助进一步复位掌倾角。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后3d内桡骨尺偏角和掌倾角;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对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记录尺偏角和掌倾角。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复位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内X线检查示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掌倾角明显大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解剖数据,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随访3个月,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尺偏角和掌倾角与术后3 d内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腕关节掌屈角度和前臂旋转角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解剖钢板辅助的掌倾角复位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复位质量,并获得更好的腕关节功能。

关 键 词: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解剖钢板 掌倾角 复位 

分 类 号:R683.41[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