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婵娟
机构地区:[1]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26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15期16-17,共2页
摘 要:《中国新文学的源流》①是1932年周作人在辅仁大学讲演后由邓三恭整理其讲演内容而出版的一本书。关于《源流》的阐释,历来多有将它看作是对"史"的叙述的文本,尤其是书中将中国文学变迁表述为"言志"与"载道"循环发展的说法,引出了不少关于"循环史论"的褒贬评述。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将《源流》放在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下考察的话,会发现所谓的"言史"其实只是一种片面的说法,打破包裹在《源流》之外的"文学史叙述"外壳,方可洞然其作为周作人个人文学观阐释之一种的事实。因而,文章尝试结合周作人同时期其他史料进行分析,考察《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的"言外之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