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儿并发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晶[1] 徐贵玲[1] 樊青[1] 

机构地区:[1]山东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济南250001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年第10期1240-1243,共4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儿及并发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5例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并发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49例)和无心肌损伤组(86例)。统计两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是否脓毒症休克等基础资料,检测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钾离子、钠离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动脉血乳酸(arterial blood lactate,Lac)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指标。结果135例脓毒症患儿感染部位方面以肺部感染为主(71例,52.59%),其次为腹腔感染(47例,34.81%)。脓毒症患儿并发心肌损伤49例,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6.30%。心肌损伤组28d病死率及脓毒症休克患儿比例均高于无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PCT、BNP及Lac水平也高于无心肌损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PCT、BNP、Lac及CK-MB、CK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儿并发心肌损伤密切相关(P<0.05)。脓毒症患儿PCT、BNP、Lac水平与CK-MB、CK等心肌酶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PCT、BNP及Lac诊断脓毒症患儿并发心肌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0.830、0.759,最佳临界值为PCT<5.82ng/ml、BNP<665.12ng/L、Lac<4.43mmol/L。结论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儿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肺部为最常见感染部位,PCT、BNP及Lac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发生有关。

关 键 词:脓毒症 心肌损伤 降钙素原 脑钠肽 乳酸 

分 类 号:R725.6[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