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济南250001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年第10期1240-1243,共4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儿及并发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5例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并发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49例)和无心肌损伤组(86例)。统计两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是否脓毒症休克等基础资料,检测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钾离子、钠离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动脉血乳酸(arterial blood lactate,Lac)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指标。结果135例脓毒症患儿感染部位方面以肺部感染为主(71例,52.59%),其次为腹腔感染(47例,34.81%)。脓毒症患儿并发心肌损伤49例,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6.30%。心肌损伤组28d病死率及脓毒症休克患儿比例均高于无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PCT、BNP及Lac水平也高于无心肌损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PCT、BNP、Lac及CK-MB、CK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儿并发心肌损伤密切相关(P<0.05)。脓毒症患儿PCT、BNP、Lac水平与CK-MB、CK等心肌酶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PCT、BNP及Lac诊断脓毒症患儿并发心肌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0.830、0.759,最佳临界值为PCT<5.82ng/ml、BNP<665.12ng/L、Lac<4.43mmol/L。结论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儿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肺部为最常见感染部位,PCT、BNP及Lac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发生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