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祁志祥 Qi Zhixiang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上海200240
出 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600-604,共5页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编号:19FZXB060).
摘 要:《司马法》成书于战国齐威王时期,是对春秋末期司马穰苴阐释姜太公《司马兵法》的追记,可作为理解姜太公政治军事思想的依据,与《太公六韬》相参证。《司马法》首篇为《仁本》,次篇为《天子之义》,从古往今来的历史发展揭示:以仁义治天下是政治的常态,以战争平天下是不得已采取的权变状态,所谓“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周代所处的就是这样的时代,必须不忘战备加强武装,同时坚持战争的道义原则,“以礼为固,以仁为胜”。《司马法》另三篇《定爵》《严位》《用众》,具体讨论了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主要包括“五虑”“智勇”“军患”“权变”等。《司马法》全书今存五篇,是理解姜太公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至今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