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德超[1] 钟莉莉 SUN De-chao;ZHONG Li-li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长春130012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9期61-69,F0002,共10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农村社会矛盾防范与化解研究”(20VYJ044)。
摘 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实现了四次历史性飞跃,对乡村社会的善治经历了由“引导”到“协调”的演变,乡村社会的回应则表现出由“接受”到“配合”的转变。善治与回应的逻辑相互交叉,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乡村治理的四种模式:渐趋渗透式、动员引导式、协调探索式、多元调和式。不同领导模式的乡村治理所呈现的运行轨迹,彰显出党领导乡村治理的独特价值:在党政结合与多元主体参与中激发乡村社会活力;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上下互动中调适乡村治理政策;在制度权威与伦理价值的相互融合中提升乡村治理的刚性与柔性;在技术治理与以人为本的匹配中实现乡村治理效率与价值的统一。系统探讨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既可以弥补现有研究相对分散的不足,又助益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